您当前的位置: 凯时尊龙官网>> 西部论坛>> 正文 西部论坛

毛中根:双循环视角下的新消费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丨 阅读次数:

10月27日下午,第二届乡村振兴西部论坛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举行。会中,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教授作了题为《双循环视角下的新消费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毛中根教授以新消费的内涵、新消费发展呈现出新特点、新消费发展面临的短板、发展新消费的政策取向四方面对新消费促进农村振兴作了相关分析和阐述。

该报告基于国际国内双循环视角,提出:为应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的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发展新消费是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必然选择,是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动力,是更好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满足人民消费升级和促进新消费发展,核心在于培育新消费客群、推动新消费转型、升级新消费供应、优化新消费环境、强化新消费配套、完善新消费制度。

报告称,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传统消费的转型升级,新消费更加深刻的影响人们生活,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到家服务、无接触消费等新模式发展迅猛。2020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2月份淘宝直播新增商家数量环比增长719%;3月份商家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60%。因此新消费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风口。

2015年11月,国务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新消费”。随后,一系列中央文件和重要会议提出“新消费”、“新兴消费”、“新型消费”、“新型消费品”等表述,这也反应了国家层面对新消费的重视。

一、新消费的内涵

对于新消费这一新概念,毛教授也尝试从学术角度对其下定义,即由数字技术驱动,满足人们信息化、智能化、多维融合等服务需要的行为过程。新消费的核心要义主要包括新的消费主体、新的消费对象、新的消费技术、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关系、新的消费制度。

在新的消费主体中,学生群体是新消费的敏感群体,因其乐于尝试容易受周围人影响,各种新消费模式在该群体中传播快。而都市白领群体是新消费的基础客群,线上消费、送货到家等便捷的新消费模式备受该群体欢迎。中等收入群体则是新消费的较高层次客户群体,因为他们更多追求生活的品质和品位。

新的消费领域是指新型领域逐渐从传统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环保、交通等行业中分离出来,变身成为:高端旅游、文化创意、定制教育、绿色家居、健康管理、通用航空业等。

新的消费技术是指新消费依托数字技术、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数字环境,通过降低搜索成本、复制成本、运输成本、跟踪成本以及验证成本使得产品的触及范围和质量提升,催生消费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新的消费模式主要体现在多种要素资源、经营模式、商品类型和行业领域的多维交叉融合,大大提升了商家的营收和顾客的体验。例如技术赋能和资源禀赋相融合形成自然景观的全息投影、实物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相融合形成“前店后坊”等体验式购物、线下商业模式和线上商业模式相融合形成实体零售同步进行线上直播销售、商业和农业、工业、建筑业等相融合形成特色农作物种植、照看和收获于一体的休闲农业。

新的消费关系是指由以“商品”为核心转向以“人”为核心。第一,各类社交网络平台的建立,使得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得以前所未有的全方位交流,消费者的角色向粉丝转变,在网络上逐步形成“粉丝社群”。第二,新消费对线下消费活动也有影响,网购存在空间相关性,消费者会更加关注附近居民的消费举动。

新的消费制度是指新消费不断发展形成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平台机构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消费制度体系:政府对潜在交易风险进行管控;消费者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业协会引导新消费发展趋势,保护消费者权益;平台机构整合资源、匹配供需、提供凯时尊龙官网的售后服务,接受税收、市场监管、人社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二、新消费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新消费发展的动力机制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消费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社会主要矛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人民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消费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消费发展不充分;地区消费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消费发展不充分;实物和服务消费发展不平衡,服务消费发展不充分。为解决消费发展多维度“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效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新消费。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新消费发展的经济基础。新消费发展的良性经济循环应该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增长;收入决定消费,居民产生新消费需求;新需求引致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加大投入;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保证了供给端升级;供给端的升级促进新消费发展,更好的匹配新需求。

科技进步是新消费发展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由个体劳动转变为员工聚集劳动。近年来,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更多生产活动又回归到由独立个体完成或是不在固定经营场所中,而是通过远程协作实现。

消费升级是新消费发展的动力源泉。消费升级是新时代消费发展的重要特征,它是基于有效化解供需不匹配这一矛盾的产物,消费升级反映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诉求。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新消费能够更好的匹配供给和需求两端,在“匹配”中通过信息聚集大幅降低经营者销售和消费者购买的成本,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消费发展的主线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其目的是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新消费的发展需要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综合运用,要能满足民众消费升级诉求,还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更小,经济效益更高。新消费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内在一致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助力新消费发展,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又实现需求端提质增效。

三、新消费的经济社会功能

在新消费的经济社会功能方面,毛教授表示,发展新消费是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的必然选择。传统消费难以支撑庞大的消费增量,新消费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燃料”,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更稳、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是符合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

新消费是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动力。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居民消费需求逐渐由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由低质量低品质消费向高质量高品质消费转变。需求端结构不断升级倒逼供给侧供给端转型升级。为满足消费者对新消费的需求,新经济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经济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经济模式。有效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实现由消费升级到产业升级的联动。

发展新消费是更好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新消费基于先进技术使得不同消费模式业态优势互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赋予人们消费新观念,提升生活质量。衣:互联网引领并催生以服饰消费为代表的新零售社群化,穿着打扮正成为人们社交的一种新界定。食:线下餐饮店铺通过送货到家平台让消费更加“随心所欲”,催生“宅生活”等新生活方式。住:智慧住宅不断升级推动人们居住方式更趋绿色,绿色家居理念流行。行: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引发共享经济热潮。

发展新消费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2018年外卖骑手生活报告》:各平台注册骑手超700万,男性92%, 77%来自农村,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1%为硕士(超7万人)。日接单量平均21- 30单, 29%骑手月收入超过5000元,35%的骑手有其他收入来源。《2019年外卖骑手就业扶贫报告》: 2019年美团外卖骑手每天工作4个小时以下的约占50%,工作4-8小时的约占39%。2020年上半年,在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同比增长16.4%,新增骑手以工人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也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8万人。

发展新消费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消费以互联网为核心基础设施、以数据为关键资源替代传统自然资源,通过降低消费前后供需两端搜寻匹配、讨价还价、售后保障的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干扰。

截至2020年7月,二手商品平台闲鱼总用户数已经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在线卖家超过3000万。每年有超过10亿件商品发布,年交易规模超过2000亿元。

四、新消费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新消费发展也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新消费数量激增:在国民经济中份额提升、增速更快、产生挤入效应。

2.新消费结构高端:由实物消费为主向注重体验的服务消费为主转变、由基础型和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由物质属性向精神属性转变。

3.新消费方式更加多元。新消费改变了消费者只能在可行的时间和固定场所购买店家现有商品的模式,允许消费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购物,可以选择到店自提门店配送驿站自提快递配送,预定时间送等方式。例如疫情期间无接触消费被快速推广。

4.新消费受众下沉。新消费受众呈现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及县乡村下沉趋势。在新消费浪潮中,数字化赋能帮助欠发达和偏远地区降低市场进入“门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商务部数据: 2015年,非一二线城市的网络零售总额首次追赶上一二线城市。2019年“双十一”期间新增网购用户约70%来自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天猫消费数据: 2019年春节期间三四线城市年货消费增速达55%, 超过一线城市的51%和二线城市的54%,五线城市的增速达53%。

5.新消费环境优良。零售本质上是“人、货、场”的匹配,新消费不再是传统购物”到店、付款、拿货”的场景,而是不断演进。

五、新消费发展面临的短板及政策取向

随后毛中根教授也指出了现阶段新消费发展所面临的短板。消费主体能力不充分课群不平衡:消费者收入低支付弱、消费者客群少差距大、消费者技能差使用难。同时消费客体还呈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企业转型难风险高、企业研发弱人才缺、商品品质次体验差。此外还面临着消费监管不及时配套不完善的问题: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跟进慢标准乱、消费维权程序繁维权贵、基础设施建设缓配套弱。

最后,毛中根教授则提出了发展新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首先是要培育新消费客群。

第一,拓展农村新消费客群。加强对农村居民互联网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通过村干部、务工返乡人员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到电商消费中。

第二,培育“银发”新消费客群。顺应新一代老年群体收入增加、受教育水平提高的趋势,提供适合“新银发一族”的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性商品。

第三,吸引国际新消费客群。通过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游客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旅游、带动入境消费。

其次,要推动新消费转型。

第一,加强企业新消费转型帮扶。构建形成行业一区域一企业多层级的转型帮扶服务体系。

第二,破解新消费转型人才瓶颈。建立各行业各专业高级人才数据库;设立新消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培养力度。

第三,加快新消费信息化转型。通过“互联网 小农户”模式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此外还包括要进行升级消费供应、优化新消费环境、强化新消费配套、完善新消费制度等相关问题。